本文目录一览:
「今日各地历史习俗」农历六月初十,都有哪些传统风俗呢?今日是农历六月初十,六月初十是啥日子?我们看农谚咋说「今日各地历史习俗」农历六月初十,都有哪些传统风俗呢?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,有很多的民间传统习俗广为流传,迄今仍被保留着。今天是7月27日,星期四(农历六月初十),各地都有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。
农历六月初十被称作“天贶节”,也被称为“进贡节”、“祭天节”等不同的名称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,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。传说在远古时期,天神会在六月初十这一天下凡,巡视人间,为人们带去平安、健康、丰收和福气等。后来,这一天被人们视为天神下凡的日子,便渐渐形成了天贶节这个传统节日。在天贶节这一天,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和祭祀活动。同时,还会进行各种文艺活动,如唱戏、跳舞、击鼓等,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。
六月初十也金蟾吐钱节。这一天,人们会在家中或商铺门前挂上一只金蟾像,寓意着财神降临,带来财富和好运。也有人会烧金箔和香,祈求好运。
同时,六月初十还是喜财神刘海的诞辰。刘海是中国传说中的喜神,被认为能带来幸福、财富和好运。人们会在这一天向刘海祈求好运、平安和财富,也会吃一些寓意吉祥的食品,如鲤鱼、桂花糕等。
欢迎大家关注、欢迎点赞和评论
谢谢观看!
关注守望食安,您会得到最新原创资讯! 为家人的健康,欢迎您评论转发朋友圈!
今日是农历六月初十,六月初十是啥日子?我们看农谚咋说今日是农历六月初十,六月初十啥日子?我们看农谚咋说熙熙攘攘这命运的道场……,人生在世,无外乎就是求得平安健康,四季发财,但这也是无数人的梦想,在古时候是如此,在现在也是这样。
和现在不同,在古时候我们的老祖宗都是比较迷信的,所以在农村里也就有了那么多的民间日子。
比如说,正月十三“杨公忌”,二月二“龙抬头”,五月初五“九毒日”,五月十四“天地交泰日”,六月初六“伏羊节”等等。
不过在农历的六月初十,也就是今天也有一个很特殊的日子,按照民间的说法,这一天是金蟾吐钱“刘海诞”,也是民间传说的“喜财神”日。
那么这个日子是怎么来的呢,这一天我们要做什么呢?我们看一些农谚是怎么说的。
金蟾吐钱“刘海诞”的由来:
刘海,也称为刘海蟾,在民间的地位是非常高的,传说中他是八大财神之一,常常坐在一只金蟾的下面,所以民间老百姓们也就有了“刘海戏金蟾”的故事。
当然按照民间的说法,传说中,“喜财神”刘海走到哪里,如果看到此间的百姓民风淳朴,他就让金蟾吐出“三气”来,惠泽于民。
当然这“三气”,分别是财气、福气和运气,所以在古时候一些老百姓,就在六月初十刘海生日的这一天做一些活动。
比如挂刘海画,理刘海发,开业,迎财送穷等等,不过这都是民间老百姓们对于生活的一种美好的向往罢了。
当然由于刘海的慈眉善眼、憨态可掬,所以在元朝的时候,皇帝就把刘海封为了“准财神”、“喜财神”。
但是在民间中,关于刘海的故事也是非常的多,有的说是刘海是五代燕国的丞相,有的说是刘海是普通人,由于心存善良而被吕洞宾度化成仙的,不过刘海的故事却被传承下来。
那么这个“刘海戏金蟾”的故事是怎么来的呢?
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,刘海是一位孝子,也是一位樵夫,他为了赡养双母失明的老母亲,不得不打柴为生。
也正是家中如此贫穷,刘海自然不敢有娶妻生子的念头。
这样日子也过的很是自在。有一天,刘海打柴回来,路过一个小河的时候,他突然听到婴儿的叫声,刘海大感诧异,就循着声音看去。
原来,在一处山涧中,一只脸盆大的金蟾在叫唤,不过这只金蟾生的十分奇怪:有三只脚、背黄腹而白,就像是我们店里的金蟾摆件一样。
而这只金蟾见了刘海以后也不害怕,于是刘海感到好奇,每次打柴回来,都会戏耍一下金蟾,这才离去。
这样的日子过了2年,刘海也变得更加成熟了。
但是在某一天,刘海打柴回来,却被!一位年轻的姑娘挡住了去路,并对刘海说:
“哥哥,你以前救过我的命,我要嫁给你”。
姑娘说的刘海也莫名其妙的,自己以前没有和这位姑娘见面,她怎么说自己救了她的命呢!
于是刘海就婉言拒绝了这位姑娘,但是姑娘却不依不饶的,竟然跟着刘海回家了,并照顾起双目失明的老母亲来。
这样过了几个月,刘海的母亲也被姑娘感动了,于是就同意他们小两口子成亲。而这位姑娘待母亲就犹如亲生母亲一般,照顾的无微不至。
一年后,刘海的母亲病死了,就剩下了他们小两口子,刘海依然打柴,而这位姑娘就在家里养蚕织布。
某一天,刘海又从桥边走过,突然想起了河里的金蟾,于是刘海就想把这个事情告诉金蟾。
不过金蟾却不见了。正当刘海焦急的时候,突然从桥南边走来一位跛足的道人,而这位道人对刘海说:
“我听说你娶了一位媳妇,不过她并不是人,而是一个狐狸精。”
刘海当然不信,但是那道人却说:
“你要是不信,回家就装着身体不适,你媳妇给你一个珠子,你趁机吞下去,就知道她是谁了!”
刘海只好回家,但是回家以后就说自己肚子疼,妻子见状无奈,只好从嘴里吐出一颗宝珠交给刘海,让他噙在嘴里。
刘海想到道人的话,刚要吞的时候,却突然停住了,于是就把自己打柴过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妻子。
妻子也不隐瞒了,于是对刘海说:
“自己原本就是狐狸精,在飞升的过程中,遇到雷劫的时候,刘海却救了自己。于是自己就化作少女,想报答恩情,嫁给刘海。”
“而那位跛足的道人,却是一个金蟾,它和我一样,同样修炼了五百年,也修炼了一棵内丹,就是宝珠。于是它想夺我仙丹,以凑成千年,飞升成仙……”
当妻子把前因后果说完后,刘海这才恍然大悟,非常的气愤,拿起斧子就像找金蟾算账。
不过却被妻子拦住了,对刘海说:
“村头弥陀寺东边钟馗,他有赐福驱魔大法,你拿着我的宝珠去请教请教,就可以收服了金蟾。”
刘海学成了“驱魔大法”后,就再次来到石头桥边,对着金蟾念起了“驱魔大法”。
就这样这只金蟾被逼出来了,而刘海拿着宝珠,左逗它转十八圈,右逗它转十八圈,一会儿功夫,这只金蟾从嘴里吐出了宝珠来。
刘海见状后,就把金蟾吐出的宝珠给吞了下去,这样金蟾没有了法力,只好依附着刘海。然后刘海就让金蟾吐出金灿灿的钱来,并洒遍人间,接济苦难。
当然这不过是一个神话故事罢了,但是在六月初十这一天,民间老百姓们也是在这一天做一些活动,以纪念这个日子
上述说的不过是神话传说罢了,但是在农村里,农历的六月初十这一天,还是有一些习俗文化的,比如民间老人认为:
六月初十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,是宜于举办重要的仪式和庆典活动的,比如开业、祭祀,修坟,迎财送穷等等,而这样的日子举行这些活动,不仅能感受到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,还可以拥有美好的祝福和愿望。
写在最后:农历的六月初十也是有民间传说的,当然这个传说非常的美丽,但是却又是我们华夏的文化传承。